光谈七次恋爱?你确实误会了《七时吉祥》

来源:人气:0更新:2024-03-31 17:55:39

从外部视觉看,《七时吉祥》很年轻,但在内核层面,它倒是给我们一种重归经典的感受,找回了曾经内地与香港古装神话喜剧的人情味氛围,不仅是哭哭笑笑热热闹闹,更重在传递“审视神性”而“重视人性”的世界观、生命观。在这样的状态下,剥离神仙历劫的外壳,《七时吉祥》离生活很近。



“集齐爱情剧本”所带来的甜酸虐多极拉扯,是《七时吉祥》作为言情剧的一大卖点,但如果认为在这就是光看主角谈七次恋爱,那真的是对剧粉关注点的误解了。

事实上,在我们对剧集内容与讨论阵地的观察来看,爱情体验感和充分浓度的喜剧性是吸引剧粉的第一维,观众们称之为“夏日提气剧”,以丰富滋味实现了轻快的欢乐;而逐渐的,在爱情主题下,剧集不断延展出的对更多人生情感层次的体会、对生命历程和生命价值的珍视,则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共鸣冲击,成为了吸引剧粉聚拢的第二维。

眼下时点,《七时吉祥》的故事发展走到中程,重要变奏开始发生,也来到了第三维:“无限流”模式在这部剧中的野心,更清晰地显露真容,追逐真相的悬念张力、通关破除宿命的游戏感,进一步加强了内容对剧粉的凝聚力,观众们的“放大镜”甚至“显微镜”观剧模式打开,剧集的上头空间再度伸展。



豆瓣中剧粉的“显微镜”式解谜

“无限流”的真正实力,逐渐释放

在小仙祥云和战神初空结伴“七历情劫”的结构下,《七时吉祥》的初始趣味来自于“集齐经典爱情话本”的丰富体验。在数次历劫中,两人接续进入“青梅竹马的大姐姐与小狼狗”、“有灭门疑云的江湖师徒”、“敌对立场的公主与驸马灵魂互换”等脚本,上演当红故事桥段和情感体验。

这样的情节,要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,创作上的新意很重要。剧集中巧用无限流结构,仙界主本与下凡副本共同为观众营造起伏不断的情感体验。



每一个下凡副本上演甜虐循环,而具体发展过程“调味”不一,如“大姐姐与小狼狗”中,主打两人一起成长的甜,与父母家人的温暖;但“江湖师徒”中,师父与师兄弟们之间的情义和喜感,则贡献了很大看点——正如许多观众点评所说,“神仙下凡终于不再像是刷任务,周边人物也不只是NPC了”;几集所构成的一个人生单元中,主人公的生命情感层次、群像人物的血肉、世界观的表达,都做得比较完整,在差异化形态中带给观众更多新鲜感。



过程中,一次次副本逐渐推动着主本中人物关系从破冰、了解到情深,而主本的情感关系渐趋稳定,却又可能避免不了遭遇新副本中的意外——于是,剧集中男女主之间的情感发展出现着更多维的变化拉扯,让观众不断地上头又揪心。

在这样的整体逻辑下,反套路的剧情、人物所带来的喜剧性和感动,可以说是剧中的亮点。

信息不对等、心理错位等设计,在剧中充分发挥作用,令男女主关系变化与人物成长充满有趣看点。比如神仙下凡的一个关键步骤是“喝忘川水消去记忆”,而男女主在每次下凡前的花招和意外,带来了许多变数。


光谈七次恋爱?你确实误会了《七时吉祥》



在第二次历劫时,冷硬的战神因为失去了记忆而在凡间成为热情追爱的天真弟弟,留有记忆的祥云却因害怕归位后被秋后算账、带着“保命打工”的心态坚决逃爱,两人各出妙招笑料频出。

第三次历劫时,则是战神保留了记忆,但当他以自己一贯的直男做派、傲娇作风,去追爱小徒弟时,亦是无比酸爽。

而更上高潮的是,历劫总要结束,回到天界后面对如看直播般全程围观的“同事们”,面对自己人设的不保,面对自己内心的变化,尴尬与社死,也是十分精彩。

而剧中落在配角群体身上的反套路特性,尤其出彩。如披着“东海公主”外壳、在仙界追逐战神初空的锦萝,下凡后却快速 “移情别恋”,还未展露情敌恶意就成为了主角的好友;而反派锦莲,信誓旦旦要搞事归来,结果下凡后成了“师父”初空的爱情助攻者——他们成为副本中的变量,又因副本经历影响着主本中的人物变化,令整个剧情充满观众意料之外的发展,不断带来新的观看兴奋点。



事实上,这些反套路设计,不仅仅是为了新奇的看点与人物关系,它们逐渐累加,恰恰在一个关键节点发生质变,塑成关于这部剧集更深层的真实样貌。

正如开篇所提,当观众们热热闹闹看到了剧集中段,意外发现此前的许多情节都成了重要伏笔;剧粉们突然间真实感受到:原本以为“无限流”是剧集关于自己多重情缘的一种“高级描述”,事实上,这里真的是一种经典的无限流模式,男女主人公身处“悲剧宿命”之中,需要找到真相,获取“通关密码”去结束这种命运循环。

情劫不是简单重复“追爱”,每一次副本中都有在陆续释出信息,让故事持续增厚,构建解读空间;于是眼下,带有“游戏感”的留白和悬念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戏剧钩子,大量的回溯、讨论在剧粉中出现,“七重情缘是不是一种特殊的时空结构”、“仙界中人的真面目”、“三万年前的真相”,都令观众们的热情升到一个新的高点。每天不断有“拿着显微镜看剧”的细节控在豆瓣专组、微博超话中抛出“恐怖”的新线索,原本奔着甜一甜、乐一乐的观剧氛围,已由新的细节挖掘与逻辑追踪占据半壁江山。



天马行空想象力下,现实生命观真实触动

故事内容之外,有新意的文化审美,亦是今天古装剧吸引人的关键。

落到《七时吉祥》上,它的审美表达很有特点。

比如在视觉上,它有着自己的创造性,将瑰丽的东方想象与传统文化中水墨晕染的写意相结合,使得剧中仙界的打造、技能的呈现都更加流动、有意境。在这种审美框架之下,剧中对于经典神话体系(如月老、麒麟、天王、星君等)的挖掘、使用也变得更年轻。



但在内核层面,《七时吉祥》倒是给我们一种重归经典的感受,找回了曾经内地与香港古装神话喜剧的人情味氛围,不仅是哭哭笑笑热热闹闹,更重在传递“审视神性”而“重视人性”的世界观、生命观。在这样的状态下,剥离神仙历劫的外壳,《七时吉祥》离生活很近,有一种与当代思想的连接感。

冷情的战神初空、细致周到的小仙祥云,都是生活在“相对真空”中。他们历情劫,不光是关于爱情,而是脱去高高在上的睥睨,去进入真正的渺小生命历程,感受命运的波动、体味人间的冷暖。剧中祥云一次次历劫后,因体会到人间的爱情、亲情,而生出短暂生命亦值得珍视之感,即便知道自己身处“剧本”,也努力救助周边亲人的性命,即便清楚爱人初空死去只是回归仙界,也依然想让对方在有血肉的人间生命中活得够值。这种生命观的呈现,真正打动了很多观众。



剧中关于男女主角的仙界职能设定,其实就很有对比意味。女主祥云,是红线阁小仙,负责姻缘配对,看的是一个个个体,做的事情很琐碎;而战神初空,则是仙界顶层,考虑的是模糊化的大众,保卫六界众生的平安。恰借由两人间的碰撞与下凡的历程,人们会看到关于众生与个体“轻重”的命题。

事实上,七重情缘设定中的妙义之一,正是由“选择”体现出这样的成长变化。剧中设定,祥云与初空两人元神此消彼长,在每次历劫中一方的“人身”先死去时,仙体的元神会受损,而另一方的元神则会得到进补。随着不同情劫的推进,两人先是跟随“剧本”自然死亡,而发现规则后,则会主动选择死去的时机——这正是因为祥云希望牺牲自己、让初空彻底修补元神以面对未来的六界灾难,而反之初空则想同时保全祥云、不希望六界的平安是建立在牺牲祥云的方式之上。

相对照,神仙修茗每每下凡后,出于保护祥云的目的,却往往使出极端手段,造成很多悲剧事端。在剧集中,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“正派”与“反派”的流动变化——有人在仙界人人称道、举止正派,在人间却是当事人中的反派;而如反派阵营的锦莲锦萝兄妹,下凡的表现,却是极受观众欢迎的可爱形象,这也不免引发了观众们的很多感慨:如果给到他们一个公平的、不预设立场的生存空间,如果让他们在不被冤屈的环境中成长,是不是天真温暖才会是这对兄妹最原本的样貌?

这无疑又从多一个层面照出对善恶观和生命观的探讨。


光谈七次恋爱?你确实误会了《七时吉祥》



可以看到,尽管这部剧是因爱情切入,但因为有生活感和人情味的剧情与人物塑造,却能延展出更宽广的人生意味,观众们在其中能千人千面地找到自己的触动。而事实上,随着对剧情事件真相的追踪,这种感知与解读亦在不断延展,它也在不断扩大《七时吉祥》在剧粉中的沉淀声量。

这也形成了这部剧很有意思的走向:在最初,路人以为这部剧的打开方式就是“杨超越+丁禹兮”的演员吸引力,但正如很多剧粉所呼吁的,“不带偏见去看一看”,观众持续的入场与讨论也在挖出更多的“珍珠”,包括其中情感的多元、表达的境界、叙事的新意,这其实也正是言情剧去做创新的重要出发点,即:从多个维度增体验、增厚度。

当然,言情这一题材的深耕与创新,竞争非常激烈,很多时候这一领域受众需求的满足,是打破内容边界、以立体化的氛围去塑造的,正如伴随《七时吉祥》的播出,爱奇艺就在用户体验服务维度上给剧集的吸引力加了第四维——观众对剧集预定量超过百万,爱奇艺就将主演提前召回,打造《100万个约定之七时吉祥》特别节目,让剧内的爱情CP、兄弟CP们给剧粉发出更多的情感子弹。

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,围绕着用户对爱情不变的体验需求,作为平台和创作者,始终在进行的创新努力。


豫ICP备17043078号-4

Copyright © 2008-2018